交易的魅力:一場與自我的極致對決
當我開始深入理解交易時,
我發現這是一份不需要看人臉色的工作,而是憑藉觀察戰局、制定計畫,在數據與波動中尋找規律。
我紀錄每一次的交易,不是為了炫耀績效,而是為了更深入地認識自己,調整戰略,強化思維。交易的本質,不過就是在金錢流動的洪流裡,用機率與時間穿梭,尋找屬於自己的優勢。
交易的結果並不是我今天想討論的重點,因為任何一份能獲取金錢的工作,無非是為了擁有更多選擇的生活,或至少填飽肚子。
但交易的過程,
卻是百分之百赤裸地與自己的本我、陰暗面較勁的旅程 —— 每一次進場,都是對自己的認知、紀律與決策的拷問,而能夠戰勝自己、進化自我
這樣的工作,這... 也太性感了吧!哈哈哈!
是的,我愛上了交易。
尋找世界觀,而非聖杯
為了更深入理解交易,我開始大量閱讀。我並不期待找到「聖杯」,因為我知道它根本不存在。
相反地,我希望透過不同交易者的視角,逐步拼湊出交易的完整世界觀。當我向身邊的家人朋友分享這股熱情時,卻意外發現這個領域在亞洲並不被普遍接受。
許多人認為「投機不可取」,也有人覺得「價值投資才是正道」。但對我而言,我只專注於最專業的資源,而這些知識,遠遠超越了中文世界的框架。
書本以交易為生(One Good Trade)提及,
某家真正專業的自營交易機構 (Proprietary Trading Firm,非現在流行的模擬資金池 Prop Firm),他們在雇用新手交易員時,
許多新僱員甚至沒有任何交易經驗。然而,透過嚴格為期三個月左右的訓練,真正能留下來的交易員,大多能在短短 3 到 6 個月內開始穩定盈利。
這與許多散戶交易者或交易導師所說的「我花了多少年才穩定」、「走過無數彎路才找到方向」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那麼,為什麼專業的機構能做到這樣的培訓速度,能培養出從零到有且真正頂尖的交易員?
這讓我不禁疑惑起,是否走在正確的路徑上有正確的觀念,能夠大幅縮短交易的能力養成?
我也曾好奇過問題,於是我開始尋找答案——並將我的交易價值觀,全面向這些專業機構看齊。
我的目標:頂尖交易員的思維模式
舉個例子吧, Kenny Sharkness —— SMB Capital 最頂尖的日內交易員之一。他的交易風格極具侵略性,一天之內管理超過 30 個持倉部位,同時開發並優化超過 100 套交易系統(超扯),交易全品類商品。
這種程度的思維密度與策略靈活性,來自於不斷進化、測試、優化、再測試的嚴格訓練。
真正讓我熱血沸騰的,並不是價格跳動的瞬間,也不是績效進帳的快感,而是從交易行為中發現自己的優勢,縝密設計交易計畫,在混沌市場中建立屬於自己的勝率優勢。
然後,透過長期的績效,驗證自己的策略是真實有效的,並讓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去做「對的事情」,在市場中更有力量地保持紀律。
如果你還有餘力,你能用這樣的模式才開發出一組新策略為自己創造更多交易機會。
這,才是真正的熱情所在。
交易,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
我對交易的熱情,不只是來自於獲利,而是來自於這場與自我較勁的過程。因為在這條路上,我不僅變得更理性、更有紀律,更重要的是,我正在打造一個強大的交易心態,而這正是最核心的競爭力。
我內心明確想成為這樣的角色 —— 一個真正具備市場優勢的專業交易者。而當我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時,我不僅在心靈上獲得滿足,也能在現實中獲得回報。
下一次,如果價格快打到你的止損時亦或是你根本沒放止損,你就問問自己:「身為一個專業的交易員,應該要怎麼做?」
哈如果光這樣的自我質詢,你都能感受到它對你心態能造成一小波漣漪,那你就應該相信知識和策略是能夠幫助你獲利的呦,因此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吧!
如果你也對交易有同樣的熱情,歡迎與我交流!讓我們一起探索這條路,彼此學習,共同成長🚀